近日,天津市北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韓家墅海吉星批發市場,開展了“誠信計量進市場放心消費惠民生”暨北辰區電子計價秤專項整治行動。現場,工作人員為水產品經營戶統一配發90臺新型電子計量秤,杜絕“缺斤短兩”行為,并為不缺斤短兩、不以次充好的經營戶,頒發懸掛“誠信商戶”牌匾,共同營造誠信、放心的市場消費環境。(10月1日 《今晚報》)
統一配發新型電子計量秤、頒發懸掛“誠信商戶”牌匾,這兩個比較新穎實在的“動作”,是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引導商品經營戶力行誠信計量的好招數,也是相關部門從計量惠民生保民生角度出發,從加強監管與服務、建立經營主體誠信計量自我約束機制、發揮社會監督作用等方面發力,強化誠信計量工作,持續推進誠信計量體系建設,營造放心消費環境的生動寫照。
民間有句俗話說的好:價錢明講,秤頭要準??梢姡傩帐浅缟泄浇灰?、準確計量的。但從以往的實際情況來看,在交易場上,一些黑心商販為了賺取更多經濟利潤,或使用不合格電子秤等計量器具,或做手腳破壞電子秤等計量器具精準度,或以摻雜摻假等手段,做出短斤少兩的違法違規行為。在一些地方,曾出現過市場管理人員掄錘猛砸“黑心秤”的新聞。盡管相關部門監管嚴厲,但不誠信計量的缺斤短兩行為如“打不死的小強”,依然在市場交易中出現。
毋庸諱言,在往常的商品交易過程中,有不少消費者在遭遇到缺斤短兩時,忍氣吞聲,只是心里不痛快,抱怨幾句,或者干脆避而遠之不買了;有的人抱著“怕惹麻煩”的心態不愿意去跟商家的缺斤短兩行為較真、追究。雖然也有少數顧客向有關部門進行了投訴,但沒有及時得到解決答復,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這便使得缺斤短兩就像牛皮癬一樣,成為難以根治的市場“惡瘤”。
相關人士認為,計量工作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誠信計量工作關系消費者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在“稱準量足”上下功夫,嚴厲打擊缺斤少兩、使用作弊秤、凈含量嚴重失準等不誠信計量行為,守牢誠信計量法規底線,營造誠實守信、公平公正的民生計量環境。督促各類經營場所完善硬件設施,進一步在市場商戶中牢固樹立“誠信計量、公平交易”理念。
讓“小計量”守護“大民生”。誠信既是人們進行社會交往的人格基礎,也是人們尋求內心安寧的道德修為。要不斷深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完善信用修復機制,助推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巡查力度,督促市場經營者履行主體責任,依法依規誠信經營,嚴厲打擊缺斤短兩、作弊稱等計量違法行為,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營造誠信興商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