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dpnfz"><listing id="dpnfz"><listing id="dpnfz"></listing></listing></address>

    <address id="dpnfz"></address>

    <em id="dpnfz"><address id="dpnfz"><listing id="dpnfz"></listing></address></em>
    <sub id="dpnfz"></sub>
    <address id="dpnfz"></address>
      <noframes id="dpnfz"><form id="dpnfz"><th id="dpnfz"></th></form>

        <dfn id="dpnfz"></dfn>

        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duanw.cn/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苑 > 綜合知識

        度量衡器具--戥秤

        發布時間:2017-01-18 作者: 來源:廣東計量協會 瀏覽:6279
            《宋史.律歷志》記載宋太宗下詔“詳定稱法,著為通規”。為此,時任主管皇家貢品庫藏的官員劉承?于公元1004年一公元1007年間創制兩支“等(戥)秤”,他循“因度尺而求重,自積黍而取?”之術,“以厘、?造一錢半及一兩等二秤”。劉承?制造的戥秤是我國古代第一代精準的小型桿秤,此后它成為稱量貴金屬及貴重藥材的專用工具并沿用近千年。劉承?創制的兩支戥秤構造是:其一,桿長1.2尺、桿重1錢、錘重6分、盤重5分、初毫起量0.5錢、初毫分量1厘、初毫末量1.5錢、中毫分量1厘、中毫末量1錢、末毫分量1厘、末毫末量0.5錢。其二,桿長1.4尺、桿重1.5錢、錘重6錢、盤重4錢、初毫分量5錢、初毫末量24銖、中毫分量2?、中毫末量12銖、末 毫分量1?、末毫末量6銖?!耙蚨瘸叨罄?,自積黍而取?”是統一重量計量單位制,確定單位量值的法制計量管理和計量科學實踐的活動,是制造桿秤的核心標準工藝和技術。(來源: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