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dpnfz"><listing id="dpnfz"><listing id="dpnfz"></listing></listing></address>

    <address id="dpnfz"></address>

    <em id="dpnfz"><address id="dpnfz"><listing id="dpnfz"></listing></address></em>
    <sub id="dpnfz"></sub>
    <address id="dpnfz"></address>
      <noframes id="dpnfz"><form id="dpnfz"><th id="dpnfz"></th></form>

        <dfn id="dpnfz"></dfn>

        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duanw.cn/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科研動態

        一根頭發的寬度上可以放4000個晶體管

        發布時間:2012-04-26 作者: 來源: 瀏覽:289503

              據英國廣播公司4月22日報道,英特爾推出了采用22納米3D晶體管構筑的常春藤橋(Ivy Bridge)系列處理器,旨在提高計算能力,降低能源消耗。

              英特爾公司的個人電腦業務科長柯克?斯考根說:“這種系統設計的沖擊力是相當驚人的。有300多個移動產品的開發和超過270種不同的工作臺,其中許多都是一體化的設計。這是世界上第一個采用22納米三維晶體管的產品?!?/P>

              斯考根介紹說,傳統的晶體管采用盡可能快速打開和關閉的“平面”二維閘門,其打開時可通過最大的電流,關閉時通過的電流則最小。但存在的問題是,如果開與關的速度不平衡,平面閘門越小,能量泄漏得越多。

              常春藤橋芯片的晶體管只有22納米長,這意味著可以在人類一根頭發的寬度上放4000個。英特爾的解決方案是把晶體管做成三維的超薄鰭狀物取代平面閘門,讓原本晶體管中“平躺”著的漏極和源極在硅襯底上“站立”起來,三個閘門卷繞在一起,兩側各一個再加上面的一個。這樣當閘門打開和關閉每秒超過千億次時,漏電率降至接近于零,從而以更少的功率執行以前同樣的操作。

              這種創新芯片突破了晶體管趨于小型化性能受限的瓶頸,既解決了制造難題,還帶來相當不錯的性能,比如使用更低電壓即可驅動、漏電電流大幅度降低、晶體管的可承受電流上限更高等,而其制造成本只增加了2%至3%。

              斯考根說,這些芯片采取集成的GPU(圖形處理單元),而不是獨立顯卡,處理速度得以顯著提高,將能夠處理高清晰度視頻會議。用戶也能夠更迅速地重新編碼視頻,以便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視頻片段,或將其存入智能手機。該芯片還提供了新型基于硬件的安全設施,以及內置USB 3.0的支持,使其成本更低廉,并為制造商提供了允許更快將數據傳輸到硬盤、照相機和其他外圍設備的標準。

              目前,英特爾已經建立了三個工廠制造這種新型芯片,今年第四季度晚些時候將在線銷售。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