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物理學家組織網4月23日(北京時間)報道,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材料科學家研發出了高導電塑料電線,厚度僅幾納米,為生產下一代IT的微型移動設備和計算機以及太陽能設備提供了可能。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化學》雜志上。
納米塑料是無機納米粒子以納米級尺寸均勻分散在塑料母體樹脂中形成的復合材料,也被稱為聚合物基納米復合材料。由于尺寸小,彼此間距離非常近,納米粒子具有獨特的量子尺寸效應、表面效應、界面效應、體積效應、宏觀顯示隧道效應、小尺寸效應和超塑性。因其獨特的物理力學性能,如強度高,耐熱性強,比重更小,納米塑料已成為復合材料發展的最前端產品之一。
研究人員表示,與碳納米管相比,這種纖維僅數十億分之一米寬,且重量輕、靈活、易于處理和價格低廉。這種電線是人造分子的衍生產品,即在復印機里已使用數十年的三芳胺類。
研究人員通過對三芳胺合成分子進行化學修飾后驚奇地發現:在光下和溶液中,新分子自發進行有序組裝形成微型纖維。進一步,研究人員將分子接觸電子微電路,研究該納米纖維的電性能。
在工作臺測試實驗中,納米纖維在兩個間距為100納米的電極之間形成了一道橋梁。結果表明,這種納米纖維既具有塑料的輕度和柔韌性,又具有近似于銅的導電性。
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在一份新聞稿中說,現在,研究人員希望能充分展示這種纖維在工業領域中微型電子設備中的應用,如靈活的屏幕、太陽能電池、晶體管和印刷納米電路。
總編輯圈點:
不僅導電性能優越,而且具有柔軟且強韌的身段,新型納米高導電塑料的這些性能無疑令其能在諸多極端、復雜環境中應用,成為電子工程師心目中傳統導電材料的替代者。較之于銅,銀的導電性和柔韌性都更勝一籌。但在實際中,其應用廣泛性卻不及銅,究其原因,成本是最大的一道坎。新型納米高導電塑料要走向更加廣泛的應用,降低成本同樣是其不可逾越的一步。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