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的研究小組經過五年的不懈努力,首次成功拍攝到單個原子產生的背影圖像。這項重要的科學突破發表在最新出版的《自然》系列子刊《自然通訊》上。
科學家們通過俘獲元素鐿的單個原子離子,把其放在特定頻率的光照下,將原子的影子投射至探測器,然后使用高性能數碼相機,攝下背影圖像。實驗過程的精度超乎想象,哪怕僅改變十億分之一的光頻,就看不到任何圖像。
這項實驗的目的是探索在可見光下能見到原子背影所需的最少原子數。結果證明在高端顯微鏡的極限條件下,只需一個原子即可見到其背影,小于一個原子則不行。
該成果具有深遠的影響。實驗不僅有助于進一步證實人類對原子物理的理解,用于量子計算,還可用于生物顯微鏡。眾所周知,過多的紫外線或X射線容易損害微小而又脆弱的生物樣品,如DNA鏈。這項成果使我們能夠預測一個原子形成影子需要的光量,這樣,我們就可以預測和控制光量,在最佳顯微條件下觀察細胞內的情況,而不超越樣品的安全閾值。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