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檢測機構科學發展戰略研究項目”(以下簡稱項目)在北京通過驗收。這一項目是質檢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驗收專家組由原國務院參事郎志正教授、中國工程院王海舟院士、張仲華院士及中編辦、科技部、農業部等相關部委的13位管理專家組成。
據了解,該項目組邀請國家相關政府部門、地方主管部門、相關科研院所和國內外檢測機構參與課題研究,在不同地域、不同行業召開多種類型研討會,走訪大量各類型檢測機構,獲取第一手研究資料,摸清了我國檢測機構的行業、地方分布的整體現狀。
根據研究分析,2010年我國檢測市場總規模達到650億元人民幣,國有檢測機構利用國有資源優勢和行業授權占據了57.40%的市場份額;外資檢測機構利用成熟的市場運作和品牌效應以及在出口貿易檢測業務中的天然優勢占據市場31.95%的份額,民營第三方檢測機構起步晚,資本實力小,品牌效應弱,但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市場份額也占到10.65%。通過對廣泛調研情況的系統分析,項目組發現目前我國檢測機構要實現科學發展,主要面臨的問題是:制度層面缺乏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發展層面定位不清晰,與市場需求脫節;技術層面自主創新能力嚴重不足,自主品牌檢測儀器開發能力薄弱;市場競爭層面,機構發展嚴重不均衡,對外資檢測機構缺乏明確限制,甚至影響到國家安全。
去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指導意見”明確“檢驗檢測服務”為高技術服務業,“中國檢測機構科學發展戰略研究項目”的完成,為我國檢驗檢測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前瞻性的建議。
據介紹,驗收專家組認為,該項目認真分析了國外檢測機構發展的成功經驗,結合中國國情,立足國家層面提出了我國檢測機構改革與發展的總體思路與戰略舉措,肯定了項目組提出的中國檢測機構總體發展方向,即“加強頂層設計和分類指導,優化和完善中國檢測機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推進檢測機構市場化運營,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大力發展第三方檢驗檢測,實現中國檢測機構的科學發展”。
“中國檢測機構科學發展戰略研究項目”概述
“中國檢測機構科學發展戰略研究項目”組在深入分析現狀、問題及國外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指導意見”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的相關要求,提出了中國檢測機構科學發展的整體發展戰略。
發展目標
圍繞加強質量安全、促進產業發展兩大任務,順應檢測機構發展國際化、市場化趨勢,結合政府職能轉變和事業單位改革要求,建立起功能明確、治理完善、運行高效、監管有力的檢測機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健全和完善檢測服務產業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和政策體系,培育一批創新研發能力強、內生發展動力足、檢測服務水平高、具有國際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骨干檢測集團,構建提供主體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樣化的公益性檢測服務新格局,形成競爭機制更加有效、質量信號充分傳遞的經營性檢測服務市場,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大力發展第三方檢驗檢測,對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的支撐能力明顯增強,基本滿足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
發展方向
堅持“科學分類、科學監管”發展方向。為實現不同屬性、不同行業檢測機構的科學發展,在深入分析研究各類檢測機構發展特征的基礎上,進行科學分類;穩步建立和發揮檢測市場公平有效地競爭機制,形成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點、更加公平統一的檢測機構科學監管體系。
發展動力
“創新驅動”、“服務驅動”。要堅持把開拓創新和轉型升級作為檢測機構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和主要方向,破除影響檢測機構和檢測服務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鼓勵進行多種形式的探索和實踐;充分發揮市場主導、政府主管、社會力量參與的積極作用,加快檢測技術進步,實現檢測管理創新,不斷增強各類檢測機構的創新活力和服務能力。
發展戰略
按照“科學分類、科學監管”的發展方向,在深入分析研究各類檢測機構發展特征的基礎上,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求的中國檢測機構體系,并推動其開拓創新、轉型升級,實現科學發展。國有事業屬性檢測機構改革發展為兩類:
第一類是公益性檢測機構,采取公益性戰略、權威性戰略和引領性戰略,實現科學發展,具體又包括兩種,第一種是純政府實驗室,按照公務員管理,負責國家安全、檢驗檢疫、人生安全等等檢測任務,不承擔市場化委托(即事業單位改革中的公益一類);第二種是非盈利性質檢測機構(即事業單位改革中的公益二類),類似于德國的TUV或美國FDA實驗室,接受政府委托監督抽查任務,還可以接受市場化委托業務,保障自身生存與發展,每年盈余部分上繳國庫。
第二類是經營性檢測機構,采取集團化戰略、綜合化戰略和國際化戰略,實現科學發展。依照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的原則,整合省、市、縣級現有經營性質的國有檢測機構,通過內部運行機制調整與改革,推動形成各省組建區域性檢測集團,允許條件成熟時,實行跨行業、跨區域兼并和重組;積極推動業務范圍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獲取緊缺資源、拓展境外市場、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和品牌美譽度,通過海外并購、聯合經營、設立分支機構等方式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按照“定主體、制規則、轉重心、促發展”的總體思路,建立和完善政府對檢測機構和檢測市場的科學管理模式。
??建立檢測機構管理綜合協調體制,加強對不同行業、領域檢測機構的綜合管理,轉變政府職能、加強科學監管;
??建立與國際規則對接的監管制度體系,對不同類型檢測主體進行統一規制,合理規劃國有檢測機構的區域布局、專業布局以及戰略規劃,避免受部門利益影響;
??轉移行政管理重心,加強對機構檢測行為的監管,實施多元化監督管理體系和檢測機構信息披露制度,形成監管合力;
??促進檢測產業發展,完善檢測市場環境,加快建立檢測產業宏觀統計制度和評價體系,加強關鍵共性檢測技術、檢測設備和支撐工具研發,整合和完善現有公共服務平臺。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