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粉體顆??梢灾边_癌癥病灶,最大限度減少對人體的傷害;在飛機引擎表面涂上一層納米材料,可以保護引擎,大量節省燃油消耗……10月26日上午,南京理工大學格萊特納米科技研究所揭牌,國際納米晶材料泰斗、身兼德國科學院院士、副院長,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印度科學院院士數職的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大學教授赫伯特?格萊特教授領銜并擔任所長。揭牌儀式后,格萊特教授揭開納米科技的神秘面紗。
這種神奇的“納米”究竟是什么?據了解,納米是一種幾何尺寸的量度單位,長度僅為一米的十億分之一。20世紀8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納米材料是一種新型材料,科學家又把它們稱為“超微粒”材料和21世紀新材料。納米材料是納米科技最基礎、最核心的問題之一。格萊特教授于1980年首次提出納米晶固體的構想,開創了全球納米材料研究新方向,引發并推進了納米科技的發展。
格萊特教授表示,納米技術被譽為當今可能影響未來社會的三大重要科技領域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納米科技在醫學、電子器件、材料科學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研究所組建后,將在世界范圍內招募納米材料領域的杰出科學家,組建研發隊伍,在納米玻璃與納米晶材料、納米自組裝結構與器件等尖端領域進行研究,在南京打造集“世界級人才、國際化機制、最前沿方向、最先進設備”于一身的全球領先的納米材料技術研發團隊和基地。目前,一批世界頂級的專家、學者已經匯聚南理工,致力于為人們生活的改善,和為人們提供最大限度的便利而努力。
世界上第一個單原子晶體管發明者――托馬斯?希梅爾教授在仿生表面、荷葉效應、表面潤濕性等領域開展了長期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頗有建樹的成果。他根據荷葉效應研發出的新材料,不僅可以做到不濕水,而且可以做到浸在水中兩年而不濕水。這一研究成果將為在水下開展科學研究提供便利。
德國科學院院士、德國工程學院院士哈拉爾德???怂菇淌冢瑢呙杷淼里@微鏡、原子力顯微鏡、近場光學顯微鏡等先進技術用于電子和光學領域。目前他們正發展一些先進的多功能納米技術研究手段如納米光刻技術,可以提高電子束光刻的分辨率,具備與噴墨印刷相比的整合能力、以及和微接觸印刷相比擬的整體輸出能力。納米生物技術和藥物的應用也是他們關注的對象。
雷勇教授主要致力于新型太陽能燃料、能源儲備(超級電容和電池)、鋼鐵材料的表面處理和金屬上鐵弗龍的粘結等方面的研究。
南理工人事處處長劉中表示,南理工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來支持格萊特納米科技研究所的建設,力圖將其打造成一流人才的匯聚之地,吸引國際一流人才到中國來共同推動世界納米科技的發展。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