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PM2.5”是一個被媒體頻繁提及的名詞。很多人關注的是天氣預報提到的PM2.5顆粒物濃度值,卻很少有人知道,要獲得準確可靠的PM2.5數值,必須保障監測儀本身計量性能的可靠。中國計量院納米新材料計量研究所新材料計量實驗室張文閣副研究員日前表示,我國正在進行PM2.5測量溯源性及計量標準裝置研究,以保障PM2.5測量數據的準確可靠。
據了解,美國早在1999年就建立了PM2.5監測儀的技術要求,并建立了PM2.5監測儀切割頭、示值誤差等的校準方法研究,建立了PM2.5監測的參考方法??重量法;英國近年來也一直致力于開展PM2.5參考方法的研究工作,使得PM2.5的檢測數據可溯源至質量標準之上,并在此基礎上開展不同測量方法間的比對研究。“在我國,PM2.5的監測剛剛起步,儀器計量性能參差不齊,對PM2.5監測儀的技術性能還沒有統一的要求,國內外數萬臺PM2.5采樣器切割特性也無法檢測。因此我們急需開展對PM2.5的測量溯源性研究,并建立PM2.5監測儀計量檢定標準?!睆埼拈w說,他們早在數年前就已經開始關注PM2.5,并進行了相關技術研究及數據積累工作。2012年初,由張文閣、高思田等人負責的《PM2.5測量溯源性研究及方法建立》課題正式立項,獲得了院里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該項目將于今年底結題。
張文閣說,對PM2.5測量溯源技術的研究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PM2.5顆粒物測量溯源性研究與方法建立。“這是正在進行的研究階段。我們的目標是使PM2.5的監測數據可溯源至質量標準。同時建立PM2.5測量的參考方法,即以國際公認的重量法為原理,開展PM2.5測量的溯源性研究,實現對PM2.5測量結果的準確溯源?!钡诙€階段就是PM2.5可吸入顆粒物測量儀計量標準裝置的建立。按照環保部發布的我國PM2.5監測四步走的規劃,到2016年,全國各地都要按照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監測和評價環境空氣質量狀況,并向社會發布監測結果?!拔覀兊娜蝿站褪且诖酥?,盡快開展用于PM2.5測量儀檢定和校準的PM2.5測量儀計量標準裝置的研究工作,滿足PM2.5測量過程中生產單位、使用單位和計量單位的需求?!?/P>
中國計量院納米新材料計量研究所副所長宋小平對完成這項研究充滿信心?!拔覀兊牧6扔嬃垦芯繄F隊一直在開展空氣中粉塵、煙塵、大氣采樣器計量檢定校準,以及PM10采樣器檢測等工作?!彼涡∑奖硎?,多年的技術積累讓這支團隊完全有能力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最大的研究成果。目前,納米新材料計量研究所已經與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合作,對PM2.5在線監測儀器溯源性及檢定校準方法進行研究。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