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dpnfz"><listing id="dpnfz"><listing id="dpnfz"></listing></listing></address>

    <address id="dpnfz"></address>

    <em id="dpnfz"><address id="dpnfz"><listing id="dpnfz"></listing></address></em>
    <sub id="dpnfz"></sub>
    <address id="dpnfz"></address>
      <noframes id="dpnfz"><form id="dpnfz"><th id="dpnfz"></th></form>

        <dfn id="dpnfz"></dfn>

        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duanw.cn/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科研動態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上發現新的共振結構

        發布時間:2013-03-28 作者: 來源:中國科技網 瀏覽:15594

              中國科技網訊 依托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北京譜儀Ⅲ(BESⅢ)實驗國際合作組今天(26日)宣布,在最近采集的數據中發現了一個新的共振結構,暫時命名為Zc(3900)。粲能區的粒子一般都含有粲夸克和反粲夸克,稱為粲偶素,都是中性的,不帶電荷。新發現的Zc(3900)含有粲夸克和反粲夸克且帶有和電子相同或相反的電荷,提示其中至少含有4個夸克,可能是科學家長期尋找的一種奇特強子。

              BESⅢ實驗國際合作組發言人沈肖雁表示,尋找超出傳統夸克模型的新型強子態一直是北京譜儀實驗最重要的物理目標之一。帶電Zc(3900)的發現很可能為尋找和研究新型強子態開啟一扇大門。

              來自11個國家的近300名科學家參加了BESⅢ實驗。此次發現的Zc(3900)質量比一個氦原子略大,壽命很短,在10-23秒內衰變為一個帶電π粒子和一個J/ψ粒子。這一性質與普通介子態完全不同。雖然其自旋和宇稱量子數、其他衰變和產生模式等性質仍然未知,但卻提供了奇特強子態存在的有力證據,對于定量理解強子是如何由夸克組成的、檢驗強相互作用理論具有重要意義。

              BESⅢ實驗將繼續收集數據。專家預計到今年夏天,數據量將達到目前的4倍,屆時對Zc(3900)的性質會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BESⅢ實驗對研究粲偶素能區的物理有獨特優勢,實驗結果可以為強相互作用理論提供重要的參考與校正點。實驗組希望以Zc(3900)的研究為突破口,全面理解近年來發現的一系列新的粲偶素或類粲偶素粒子,并確認奇特強子的存在。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