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隆重召開,獎勵獲得2012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的科技創新成果。其中,中國計量院《紫外輻射照度工作基準裝置的能力提升與量傳體系的完善》、《物體表面光散射分布國家標準量值測量方法研究及多領域的創新應用》兩項成果榮獲三等獎。
由中國計量院光學所代彩紅研究員等5人完成的《紫外輻射照度工作基準裝置的能力提升與量傳體系的完善》項目針對紫外輻射照度行業新的計量需求,新建了紫外輻射照度量值溯源和工作基準裝置,測量準確度提高了約3倍。新建四套人工氣候老化領域光輻射度計量標準裝置,解決了97%以上材料老化行業的量值溯源需求;其中項目研究成果在紫外輻射照度亞太比對中,兩項參數第一。新裝置通過國際同行專家的考評,增加4項國際互認的紫外輻射度的CMCs測量能力,完成相關檢定規程和校準規范的制修訂,并組織了全國量值比對。優化完善了我國紫外輻射照度量傳體系,確保量值的準確一致與國際接軌,滿足了氣候變化、太陽能光伏、醫療衛生、光輻射安全等領域對紫外輻射照度測量高精度、寬量程、特殊測量波段等計量需求。
《物體表面光散射分布國家標準量值測量方法研究及多領域的創新應用》項目由中國計量院光學所劉子龍助理研究員等6人承擔并聯合華中科技大學、北京中科浩翔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完成。項目針對各領域研究對物體表面光散射分布量值的測量及計量需求,建立了雙向反射分布函數(BRDF)標準測量裝置,實現了量值的國內溯源,研發了兩種型號的BRDF測量儀器。項目成果已得到廣泛應用,如通過人體器官的BRDF建模,實現醫學影像數據的修正與標定,提高醫學影像診斷的準確率;為鋼鐵、化工和熱電等行業精確測量燃燒溫度場,實現節能減排;航天、軍事等領域急需的微型透鏡、陣列、MEMS反射鏡檢測及在制造過程中形成的亞表面缺陷的監測。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設立,用于獎勵北京市對科學技術創新和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2012年度共有184項科技創新成果該獎項,其中一等獎27項,二等獎53項,三等獎104項。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