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dpnfz"><listing id="dpnfz"><listing id="dpnfz"></listing></listing></address>

    <address id="dpnfz"></address>

    <em id="dpnfz"><address id="dpnfz"><listing id="dpnfz"></listing></address></em>
    <sub id="dpnfz"></sub>
    <address id="dpnfz"></address>
      <noframes id="dpnfz"><form id="dpnfz"><th id="dpnfz"></th></form>

        <dfn id="dpnfz"></dfn>

        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duanw.cn/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科研動態

        數字化次聲監測或為地震監測提供新手段

        發布時間:2013-05-06 作者: 來源:儀器信息網 瀏覽:1231

          4月23日,記者從成都理工大學獲悉,由該?!伴L江學者”教授許強所帶領的滑坡研究團隊自主研發的數字化次聲監測儀,在20日早測試過程中意外捕捉到了蘆山地震所產生的次聲波信號。經分析,發現本次地震產生的次聲波到達該校的時間為08:02:52,較地震部門報道的主震起始時間延遲約6秒。

          該儀器主要功能是探測巖石破裂過程中所釋放出的次聲波信號,并用于滑坡、崩塌的現場觀測與早期預警研究。根據對蘆山地震主震及多次余震的次聲波監測數據逐個識別與分析,通過次聲波最大振幅與地震震級的統計分析結果表明,地震震級與最大振幅具有很好的相關性,據此可直接通過次聲波監測結果來估算地震震級。

          許強表示,該團隊將進一步利用蘆山地震以后的余震監測數據,對地震震級和最大振幅關系式進行修正和完善,同時將次聲波觀測數據與地震監測數據進行深入系統的對比分析,試圖從次聲波中找到崩塌、滑坡、地震的早期識別標志。

          地震發生時,除會產生沿固體介質(地殼)傳播的地震波外,也會產生由空氣傳播的聲波。次聲波是頻率低于20赫茲的聲波。因次聲波具有很強的穿透性,且大氣對其吸收很少,它可傳播很遠的距離。這一特點可用于遠距離觀測崩塌、滑坡、地震等巖石破裂現象,并實施早期預警。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