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劍橋大學最新發布新聞公報稱,該校創新公司開發出一種新型裝置,通過對人體呼出氣體進行分析,可快速地診斷哮喘、肝臟疾病等多種疾病。
我們呼出的氣體中,除了氮、氧和二氧化碳之外,還包含著其他許多種化合物,這些化合物的含量水平是判斷身體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比如,呼出氣體中丙酮含量較高,則意味著有很大風險患上了糖尿病;而若呼出氣體中一氧化氮含量高于正常水平,則很可能是得了哮喘病。
正因如此,非侵入式的呼吸分析儀器在醫學診斷和疾病監控領域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目前已開發出多種呼吸分析儀器用于醫學診斷,但這些分析儀器中大多是使用質譜分析方法或激光來分析呼出氣體中的特定化合物,分析范圍很小,因而診斷不同的疾病,就需要使用不同的設備。
劍橋大學下屬創新公司開發的新型裝置則明顯不同。這種基于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技術開發的新設備,使用寬波段紅外輻射,探測波段在2微米到14微米之間,可從人體呼出氣體中探測分析超過35種生物標記。該設備不僅成本低廉,能耗也很低,并且十分高效,其微型加熱裝置可在不足一秒的時間內將溫度從室溫水平提高到700攝氏度,這一溫度足夠釋放紅外輻射,使傳感材料與氣體分子發生反應。
研究人員指出,使用這種非侵入式的呼吸分析儀器,不僅快捷高效,患者也無痛,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總編輯圈點
成本小、能耗低,只依靠呼出氣體就能實現監測,分析種類多、及時且操作簡單,對人體無損傷,這些指標一列出來,儼然就是物聯網時代的典型應用。如果能將體積做得足夠小,它完全可以像血壓計一樣走進千家萬戶,實時動態監測我們的健康狀況,實現對疾病的早期檢測和早期干預。如果把這些生理信號傳感器與移動通信、云計算和穿戴式設備等結合,我們完全可以用“革命”一詞來形容其對人們健康生活和醫療市場的改變。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