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dpnfz"><listing id="dpnfz"><listing id="dpnfz"></listing></listing></address>

    <address id="dpnfz"></address>

    <em id="dpnfz"><address id="dpnfz"><listing id="dpnfz"></listing></address></em>
    <sub id="dpnfz"></sub>
    <address id="dpnfz"></address>
      <noframes id="dpnfz"><form id="dpnfz"><th id="dpnfz"></th></form>

        <dfn id="dpnfz"></dfn>

        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duanw.cn/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科研動態

        德國科學家拍攝“分子電影”觀察原子運動

        發布時間:2013-06-05 作者: 來源:科技部 瀏覽:1155

              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期望能夠觀察到物質狀態改變時的內部原子運動,為實現這一目標,必須使用0.1萬億分之一秒(0.000 000 000 000 1秒,即100飛秒)的慢成像技術來拍攝這樣的超快速運動,這種技術還必須能夠捕捉比原子間距更小的細部(相當于一根頭發厚度的百萬分之一)。近日,德國馬普結構動力學研究小組和自由電子激光中心(CFEL)的研究團隊合作拍攝到了一個離子型分子晶體在激光照射后由電絕緣體變為導體的全過程。
              2003年該研究小組首次拍攝了這一類型的分子影像。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電子源亮度的不斷升級,科學家現在已經可以拍攝復雜有機分子中的原子運動。為了示范這一技術的進步,研究者選擇了一種名為乙烯-二氧基-四硫富瓦烯(EDO-TTF)的有機結晶進行實驗。該晶體在零攝氏度以上會失去導電性,但是強激光脈沖會導致其內部的分子重組,進而使晶體重新具有導電性,并因此可被用作光學開關。該影像清晰顯示了電子脈沖照射后的原子是如何沿著三個不同的軌道坐標有序地重新排列的。
              科學家們認為,這一技術有助于人們更好地掌握物質的結構和性質,但他們的目標不止于此。他們更加雄心勃勃地希望將這一技術應用于包括蛋白質和DNA鏈在內的生物大分子成像,以期在醫療和生物技術方面得到應用。為此,CFEL的合作伙伴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DESY)制作了用于原子探索的相對論電子槍REGAE(Relativistic Electron Gun for Atomic Exploration),它能產生能量更高的電子,使圖像更加清晰,射穿厚度更高的實驗樣品,也增加了影像在時間和空間上的準確性。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