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在京組織來自計量、電力、航天等領域的專家,對“新一代國家工頻高電壓計量標準裝置”進行技術鑒定。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鐘華等組成的鑒定委員一致認為,該項目基于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建立了我國新一代工頻高電壓計量標準體系,在計量標準裝置、量值溯源技術和量值傳遞技術等方面實現全面創新,多項成果填補國內外空白,技術指標達國際領先水平。
國家工頻高電壓計量標準是統一全國工頻高電壓量值的最高標準,是電量結算公平公正、電力運行穩定可靠的重要保障,是開展節能減排、科學試驗和電力設備生產制造的基礎。上世紀80年代,我國科研人員赴歐美等發達國家學習取經,先后建立了我國18kV電阻式工頻電壓計量標準、35kV和110kV電磁式工頻電壓計量標準。
2000年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超、特高壓輸電工程的廣泛應用,原國家工頻高電壓計量標準已不能滿足實際生產的需要。為此,國家高電壓計量站通過10多年科研攻關,首次提出了基于半絕緣電壓串聯加法的工頻高電壓量值溯源理論,在工頻高電壓計量溯源理論上取得重大突破,實現了“串聯式全新結構原理的電磁式電壓互感器”等多項核心發明技術,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我國新一代工頻高電壓計量標準體系,在計量標準裝置、量值溯源技術和量值傳遞技術等方面實現全面創新??電壓等級提升到1000kV,實現1kV?1000kV全量程自校準溯源,準確度提升2?3個級別,110kV、500kV、1000kV的不確定度分別優于5?10-6、1.5?10-5、5?10-5。該項目在高壓計量領域取得的重大技術突破,使我國在工頻高電壓計量領域由跟隨者躍居為國際領跑者,為電量公平公正的貿易結算提供了技術保證,支撐了電力、鐵路、軍工、航天等應用領域的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