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dpnfz"><listing id="dpnfz"><listing id="dpnfz"></listing></listing></address>

    <address id="dpnfz"></address>

    <em id="dpnfz"><address id="dpnfz"><listing id="dpnfz"></listing></address></em>
    <sub id="dpnfz"></sub>
    <address id="dpnfz"></address>
      <noframes id="dpnfz"><form id="dpnfz"><th id="dpnfz"></th></form>

        <dfn id="dpnfz"></dfn>

        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duanw.cn/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科研動態

        日開發出能大幅縮短放射性銫檢測時間的裝置

        發布時間:2014-04-15 作者: 來源:新華網 瀏覽:1570

              在研究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對環境的長期影響時,需要檢測河水中的放射性銫濃度,但由于濃度較低,檢測起來非常費時。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7日宣布,其研究小組利用普魯士藍開發出一種新裝置,能夠大幅縮短低濃度放射性銫的檢測時間。

          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導致大量放射性物質飛散到福島縣境內,很多銫沉積在陸地上,此后由于雨水等因素逐漸進入河流。由于每升河水中放射性銫的含量一般不到1貝克勒爾,因此需要取20升到100升樣品水,進行過濾和濃縮之后才能檢測。這種前期處理需要6小時到1周的時間,導致研究人員無法開展大規模的多地點持續檢測。

          普魯士藍是一種古老的藍色染料,可以用來上釉和做油畫染料。研究人員利用鋅元素置換普魯士藍中的鐵元素,然后將改變過的染料附著在無紡布上,開發出一種新型檢測裝置,成功提高了吸附放射性銫的效率。

          實驗顯示,水流過這種裝置時,裝置中所含的鉀就會與溶解在水中的銫發生置換,從而捕捉銫并蓄積在裝置內。利用這種檢測裝置,處理20升水的時間能夠由6小時縮短至8分鐘,而且在pH值3到10的范圍內都能夠保證檢測出來。

          研究人員說,由于檢測效率大大提高,今后將能夠以更高的頻度在更多的地點檢測福島縣境內的水,有關機構準備從本月開始就將新裝置投入應用。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