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河北省科學技術廳正式簽署《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戰略研究和基礎研究合作框架協議》,加快建立和完善三地戰略對話、信息交流、工作對接、科技資源與成果開放共享協同機制和長效機制,推進協同創新發展戰略研究和基礎研究。
根據這一協議,三地將圍繞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的頂層設計、產業創新等開展戰略研究,建立和完善戰略對話、信息交流、工作對接的協同和長效機制,共享戰略研究成果和信息。在科技部指導下,采用“1 3”的研究機制和組織模式,共同啟動“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戰略研究”相關課題,聯合申報科技部相關項目(課題),并在三方各自的軟科學研究專項經費中,設立專門研究資金,開展相關研究工作。三地科技戰略研究機構可吸納另外兩方的研究機構參與課題研究,積極探索新型智庫建設。在《首都科技創新發展報告》中新增加京津冀協同創新篇,吸納三地各自最新戰略研究成果,并定期發布。
在基礎研究層面,京津冀三地將提高科技資源在三地間的充分利用與開放共享,推動科技創新資源的自由流動與優化配置。進一步完善三地專家資源交換機制,充分利用專家智力資源;探索建立三地共享科技報告體系,實現基礎研究項目成果的開放共享;針對三方共同關心的熱點、難點科學問題和產業共性關鍵技術需求,探索設立三地合作專項,分別予以支持,并鼓勵三地科學家合作申請。合作專項項目由三方共同確定重點領域、編制指南;共同組織,整合資源,凝聚優勢研究力量開展合作研究;共同研究,開展區域聯合攻關,解決重大共性科學問題;共同推進成果利用,促進成果在三地共享與轉化落地。整合京津冀重點實驗室等創新資源,在重點領域建立重點實驗室戰略聯盟。以三地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為載體,建立三地創新主體間零距離對話機制,搭建起實驗室聯盟之間跨界融合、協同創新平臺;實現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在聯盟內部開放,鼓勵實驗室聯盟成員在重點領域聯合研究攻關,聯合爭取更大范圍的科技項目支持;探索后補助機制,引導重點實驗室更好地服務于中小企業創新需求。
省科技廳副巡視員陳衛濱認為,三地合作框架協議的簽定,對于整合優質創新資源、創新合作機制、推動京津冀科技經濟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省將堅持優勢互補、分工合作、互利共贏的原則,以京津冀科技一體化為依托,深化戰略研究,加強基礎研究合作,服務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重大目標。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