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國家質檢總局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昌平院區組織召開了“全國電離輻射專業領域和單位改制領導小組第三次工作會議”。國家質檢總局計量司副司長鐘新明、副巡視員馬肅林,國防科工局科技與質量司副司長張寶紅、副調研員蔣小勇,中國計量院副院長吳方迪等13名領導小組成員和部分技術小組成員出席了會議。會議由國家質檢總局計量司副巡視員馬肅林主持。
領導小組成員、國家質檢總局計量司副司長鐘新明首先回顧了我國電離輻射領域量和單位改制工作的背景和各個階段,并從國家戰略層面解讀了該領域單位改制及推廣工作的重要性。
按照會議要求,技術小組組長、中國計量院張健研究員對全國電離輻射專業領域量和單位改制工作的進展情況和技術細節進行了匯報。他指出,技術小組通過研究建立國家基準裝置,參加國際比對,編制和修訂相關技術法規,開展省級計量標準的量傳試點工作,順利完成了2006年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布置的各項任務,具備了在全國推廣依據電離輻射領域現行國際單位制的量值傳遞技術能力。
會議最后,與會人員對2014年10月17日召開的技術小組會議形成的會議紀要進行了審閱,并圍繞前期工作情況、各應用領域現存問題和下一階段的工作任務進行了討論。會議一致認為,通過低能X射線、中能X射線和Co-60 γ射線空氣比釋動能及活度國家基準的成功建立,我國已具備了依據國際單位制復現電離輻射量值的能力;通過參與國際比對,相關量值已實現國際等效和互認。在此基礎上,領導小組和技術小組應進一步做好覆蓋全國各有關部門和省級計量機構的量值傳遞工作,強化人員培訓和宣傳工作力度,有效推廣新單位制,最終實現該領域量值在全國范圍內的統一、準確、有效。
期間,領導小組和技術小組成員還參觀了位于中國計量院昌平院區的醫用加速器、工業CT和單能X射線實驗室。
電離輻射是一切能引起物質電離的輻射總稱,其相關技術在醫學、工業、農業、國防、公共安全、和科學研究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但由于各種原因,我國未能及時跟隨國際上大部分國家對電離輻射量和單位進行改制,相關領域新舊單位制并存。2003年,國家質檢總局成立了全國電離輻射專業領域量和單位改制領導小組和技術小組,正式啟動了相關改制工作。其中,領導小組由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衛計委、環保部、國防科工局、中國計量院和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等六家單位相關負責人組成;技術小組成員由中國計量院、國家相關部門計量技術機構和省級計量機構有關專家擔任。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