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需要計量這雙“眼睛”預祝2015年亞太計量規劃組織(APMP)全體大會圓滿成功
發布時間:2015-10-29
作者:
來源: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瀏覽:2108
白云紅葉,秋高氣爽。在北京最美的季節,我們即將迎來2015年亞太計量規劃組織(APMP)全體大會的召開。來自國際和亞、歐、美、非等區域計量組織及相關國際組織的代表,以及來自31個國家和經濟體的代表,匯聚一堂,圍繞可再生能源和氣候科學計量、國際計量體系變革等方面的重大問題深入交流研討。這是亞太地區乃至國際計量界的一次盛會。我們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
計量,古稱度量衡,現代社會將其定義為“實現單位統一、保證量值準確可靠的活動”。作為一門古老而又年輕的科學,它是文明社會不可缺少的技術規范和行為準則。伴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計量已經從古代的度量衡發展到幾何量、熱學、力學、電磁、無線電、時間頻率、光學、聲學、電離輻射和化學等10大計量,滲透到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構成國家核心競爭力的3大要素??經濟基礎、企業管理、科技創新,都以計量作為基礎支撐,都以計量的發展進步作為技術引領。可以說,計量水平直接影響經濟發展水平、企業管理水平以及科技創新水平,反映了國家核心競爭力的強弱。
基于計量的重要性,人們將計量喻為工業生產的“眼睛”。事實上,計量何止是工業生產的“眼睛”,它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眼睛”。數據顯示,超過80%的貿易必須經過計量才能實現,工業化國家的測量活動對其國民生產總值的貢獻達4%~6%,計量的投入效益比在1∶5以上,最高可達1∶37。因此,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美、日、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紛紛加大對計量科學研究的投入,不斷提高計量科技的支撐能力,以確保在新一輪全球競爭中占據優勢。
計量作為“眼睛”,其“眼界”當然不能局限于一國一地。要看得更高更遠,就需要國家、區域間建立國際合作,將計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力量匯聚起來,實現其價值的最大化。成立于1980年的亞太計量規劃組織(APMP)就是計量力量匯聚的產物。作為國際計量委員會(CIPM)認可的全球5個區域計量組織之一,30多年來,APMP 積極推進亞太各經濟體計量科技的發展與合作,在全球互認協議(CIPM MRA)的框架下建立計量基準與校準測量能力的國際互認,為亞太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計量技術支撐,厥功至偉,不可磨滅。
我國政府非常支持APMP的活動。1980年9月,APMP第3次領導會議作出關于邀請中國參加的決議。同年12月,經國家科委和外交部批準,我國正式加入這一組織。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受國家質檢總局委托作為中國的唯一代表參加APMP。近年來,隨著中國計量科學的發展,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在關于國際單位制重新定義、量子基準研究、新能源、新材料、環境、醫學等計量新領域發展等計量發展重大事務的討論和決策中發揮著越來越多的主導作用。按照APMP章程規定及慣例,全體大會及相關活動通常只由綜合實力領先的10余個成員經濟體輪流承辦。此次是我國繼2004年成功承辦第20屆APMP大會之后,又一次承辦該國際盛會,這體現了我國在亞太和國際計量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不斷提升,責任與擔當日益彰顯。
世界需要計量這雙“眼睛”,中國也需要把自己的“眼睛”擦亮。當前,世界范圍內的計量技術正在發生重大變革,計量已經被賦予新的內涵和使命。中國計量要充分發揮在APMP的主導作用,通過影響APMP戰略、計劃的制定,提升在國際和區域計量發展核心政策制定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積極開展計量外交,與“一帶一路”建設重點國家和主要合作國家探討合作協議,積極推動計量科技發展,推動我國計量技術的海外應用。我們期待,中國計量能夠更加成熟地走向世界,更加緊密地連接世界,更加自信地引領世界。
預祝大會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