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研制出“光電等厚干涉實驗儀” 準確度提高到0.5% (2005-08-25)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
瀏覽:1427
曾經令大學物理教師大為頭疼的光電等厚干涉實驗,日前已被一名不見經傳的“電子眼”降服。
由南華大學數理學院胡解生、郭萍等研制的“光電等厚干涉實驗儀”改傳統的機械螺旋測量為電測量,輕松解決讀數顯微鏡不便于實驗演示、眼睛疲勞、條紋級數易計錯等問題,而且精確度提高到0.5%。近日,在長春舉行的全國高校第七屆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研討會上,這款新型實驗儀倍受與會專家矚目,并榮獲全國高校第七屆物理演示實驗儀器評比二等獎。這是該儀器繼去年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榮獲第三屆全國高校物理實驗教學儀器評比三等獎后再次獲得的又一大獎。
光電等厚干涉實驗是大學物理教學中必開的一項普通物理實驗,通過測量牛頓環觀察光的干涉現象,并利用所測量牛頓環的直徑求出透鏡的曲率半徑。通常實驗方法是通過讀數顯微鏡采用機械螺旋測量方法進行,這種實驗方法操作煩瑣,既不便于教師做實驗演示,而且存在容易產生視覺疲勞,條紋級數易計錯,精確度差的缺陷。南華大學數理學院胡解生等在實驗教學中發現這一問題后,于2001年3月開始潛心研究著手解決這一難題,通過近三年的努力獲得成功。胡解生等采用顯微鏡、CCD攝像頭、監視器和測量電路等組成一種新型實驗儀器,取名“光電等厚干涉實驗儀”,它可將光的干涉條紋圖像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在監視器屏幕上顯示,并能直接在屏幕上對所觀察的圖像進行數字化測量。儀器操作簡便,圖像顯示清晰、精確度高。
該實驗儀器研制成功后獲得了全國高校物理學專家同行的高度贊賞。全國高校物理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吳思誠教授對該儀器的外型、性能等給予了高度評價。目前,南華大學自行研制的“光電等厚干涉實驗儀”已經產生30多萬元的經濟效益,湖南師大、衡陽師院等高校已購買該儀器用于教學。